農曆4月8號 釋迦佛祖

全神明 由來 介紹

【資料來源 轉載彙整 於網路資訊 僅供信徒參拜指引】【如有侵權 請通知 配合下架 】

釋迦佛祖故事

「釋迦」漢譯能仁,能以仁愛的心來憫念眾生,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大慈大悲心。因為佛能夠給眾生以安樂,能夠拔眾生的痛苦,以大慈大悲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悲德。「牟尼」漢譯為寂默,是指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迴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這就是佛所具足的智德。佛具足能仁寂默,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所以他的名字就叫做釋迦牟尼佛。可是釋迦牟尼佛,他智悲二德,福慧莊嚴的名字,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據說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一位古佛,名叫釋迦牟尼佛。他有大神通妙力,能夠觀機施教,化度眾生。有一天這位古釋迦牟尼佛,觀察到有一位大光明陶師,名叫廣熾。他的善根已經成熟了,應該得度。於是佛就帶了阿難、迦葉二個弟子,到大光明陶窯裏去教化他。這位陶師一見到佛和二位弟子來到他的瓦窯,萬分激動。心想,窯裏到處都是爛泥和灰塵,非常髒,這樣偉大莊嚴的釋迦牟尼佛的到來,怎麼辦呢?當下急中生智,趕快拿了許多稻草,把爛泥蓋了起來,鋪了三個座位。佛在中間,二個弟子在兩邊坐了下來。大光明陶師就恭恭敬敬地對佛頂禮。
在禮拜的時候,他心裏想,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具足悲智二種功德、福慧莊嚴,實在太好了。就發願說:願我將來成佛時候,我的名號,也叫做釋迦牟尼佛,同樣也有阿難與迦葉二位弟子。後來經過多生多世,勤修苦練,依願行持。到了這一生,坐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就叫釋迦牟尼佛。
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這個名字,是過去燃燈古佛與他授記的。據《金剛經》說:「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傳說在過去無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走,正巧遇到燃燈古佛也在路上走著。善慧童子發現地面有一灘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這污水一定會弄髒了佛的雙腳。就頓發大心,親身撲在地上,把自己的寶貴頭髮,鋪在污水上面,等著燃燈佛從他頭髮上走過去。當時燃燈佛,看到善慧童子這種布發掩泥的情景,就授記說:「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迦牟是梵文Sakyamuni的音譯,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為種族之名稱,亦是「能夠」的意思,而牟尼的是仁、儒、忍、寂等善德之意。 「釋迦牟尼」合起來的意思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的聖人,是佛教徒對他最尊敬的稱呼。釋迦牟尼生於西元前565年,卒於西元前486年,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創立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一帶傳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涅槃辭世,釋迦牟尼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意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度沃焦,或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又稱釋迦牟尼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其稱號之原由,釋尊為北印度迦毘羅衛城淨飯王之太子。該城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里克附近,拉布提河東北。國土面積約三二○方里,為憍薩羅國之屬國。其時北印度實行貴族共和制度,該處分成十個小城邦,由十城中選出最有勢力之城主為領導者,淨飯王即當時共和國之領袖。母摩耶夫人為鄰國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摩耶夫人將分娩之前,依習俗返娘家天臂城待產,途中於藍毘尼園小憩,即於無憂樹下產子,即是釋尊。據修行本起經卷上降身品載,釋尊誕生時,行七步,舉手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另於中阿含卷八未曾有法經、普曜經卷二欲生時三十二瑞品、異出菩薩本起經、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眾許摩訶帝經卷三、佛本行集經卷八樹下誕生品、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等經典中,亦載有釋尊誕生時之種種瑞相。 太子還宮後,命名悉達多,又作薩婆悉達、薩婆額他悉陀、薩婆曷刺他悉陀、悉達羅他、悉達,意譯為一切義成、一切事成、財吉、吉財、成利、驗事、驗義。摩耶夫人於分娩後七日去世,太子遂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成人。據佛本行集經卷十一習學技藝品、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三等記載,太子少時隨從婆羅門毘奢蜜多羅學習文藝,隨羼提提婆學習武技,皆悉通曉。及長,迎娶天臂城主善覺王之女耶輸陀羅為妻,生子羅睺羅。據修行本起經卷下遊觀品等所載,太子曾由城之四門出遊,見老、病、死、沙門等現象,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於二十九歲(一說十九歲),太子夜出王宮,自脫衣冠為沙門。初訪毘舍離國跋伽婆求道,復至王舍城受賢者阿羅邏迦藍、鬱陀迦羅摩子之教,以所學難臻解脫之境,遂至摩揭陀國伽耶南方之優樓頻羅村苦行林,開始六年苦行生活,有淨飯王所派五位侍者與之共修。苦修期間,太子日食一麻一麥,雖至形體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終未能成道,乃悟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時,共修之五侍者誤以太子退失道心,遂捨之而去。 太子放棄苦行後,至尼連禪河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畢羅樹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端身正念,靜心默照,思惟解脫之道。四十九日後,於十二月八日破曉時分,豁然大悟,時年三十五歲(一說三十歲)。由此因緣,乃稱畢睺羅樹為菩提樹。釋尊降魔、成道之經過,釋尊成道後,於波羅奈城(鹿野苑首先教化共修苦行之五位侍者,此即初轉法輪。五位侍者即有名之五比丘:阿若憍陳如、跋提、婆沙波、摩訶男、阿說示。有關釋尊初轉法輪、演說四聖諦、八正道等事跡,載於雜阿含卷十五轉法輪經、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九等。此後,釋尊自稱如來。如來之語義甚多,一般意指「乘如實之道,而善來此娑婆世界」。參考資料 節錄佛光大辭典

聖誕還願祝壽商品推薦

持續追蹤社群,會不定期更新商品及發送好禮喔

本公司尚有更多商品系列 請點選下面按鈕喔!!!

聖宇壽桃壽麵蛋糕禮籃店

本公司

皆使用大品牌,且絕不用過期、即期商品,保存期限至少都3-5月以上,讓您購買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