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標語 v2.webp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霄真觀主圖 電腦版.webp
雲霄真觀主圖 手機版.webp

三山國王消災解厄

三山聖尊,威震四方,護國安民,福澤萬家
三山國王消災解厄

受用紙種類

三山國王版祈福受用紙

三山國王的故事

點我看完整故事
三山國王是源自中國廣東潮州地區的民間信仰神祇,主祀三位山神:巾山、明山與獨山之神,合稱「三山國王」。此信仰起源於隋唐時期,據說三位神人在巾山顯靈,自稱受命於天,是兄弟關係,後來化靈於玉峰,並在當地興建廟宇供奉。 三山國王信仰在宋朝時期達到高峰,據傳三位山神曾顯靈助宋太祖趙匡胤平定戰亂,因此獲朝廷敕封,分別為「清化威德報國王」(巾山)、 「助政明肅寧國王」(明山)、 「惠威弘應豐國王」(獨山)。這些封號不僅彰顯其神威,也使三山國王成為具有護國性質的神祇。 隨著潮州與客家移民南遷,三山國王信仰也傳入台灣與東南亞地區。在台灣,三山國王廟遍布各縣市,尤以宜蘭、彰化、高雄、屏東等地最為密集。雖然早期研究認為三山國王是客家族群特有的信仰,但近年研究指出,這其實是潮州地區的鄉土神信仰,客家人與潮州人共同奉祀。 三山國王的神像常以三位武將形象呈現,分別象徵忠、勇、智,並有類似三國人物劉備、關羽、張飛的臉譜設計:大王白臉、二王紅臉、三王黑臉,寓意團結與義氣。此外,有些廟宇還配祀三位王妃與陳姓隨從,形成完整的神祇系統。 在台灣,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五日為三山國王聖誕,各地廟宇會舉辦祝壽、遶境與平安宴等活動,展現信仰的活力與社區凝聚力。三山國王不僅是守護神,也象徵著移民拓荒的精神與對安定生活的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