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標語 v2.webp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中至境 宮廟之尊 萬民祈禱 十方同歸

雲霄真觀主圖 電腦版.webp
雲霄真觀主圖 手機版.webp
太極天上而來 mobile.png

觀世音菩薩消災解厄

慈航尊神,慈悲顯化,庇佑婦孺,母子安康

慈航尊神,慈悲顯化,庇佑婦孺,母子安康

慈航尊神,慈悲顯化,庇佑婦孺,母子安康

慈航尊神,慈悲顯化,庇佑婦孺,母子安康

慈航尊神,慈悲顯化,庇佑婦孺,母子安康

慈航尊神,慈悲顯化,庇佑婦孺,母子安康

觀世音菩薩消災解厄

受用紙種類

觀世音菩薩版 祈福受用紙
觀世音菩薩版 往生受用紙

關於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音媽,是台灣家喻戶曉、信眾無數的慈悲女神。其原為印度佛教中的「觀自在菩薩」,因慈悲聽聞眾生苦難、應聲救苦,被中國信仰文化融入後,逐漸形象化為女性神祇。隨著漢人渡海來台,觀音信仰也一同傳入台灣,特別在農村與漁村地區更為盛行。許多台灣家庭擺設觀音神像,逢初一十五焚香祈福,祈求家中平安、子女順利。最受歡迎的是觀音的「三十三應身」傳說,據說觀音會根據個別眾生的處境,以不同身份現身救度,象徵祂慈悲無限、無所不在。台灣的觀音信仰也特別與女性、婚姻、生育緊密相關,許多婦女向觀音祈求姻緣或求子。每逢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誕)、六月十九(成道日)、九月十九(出家日),各地廟宇皆舉辦香期、遶境或平安宴,信眾絡繹不絕。觀音菩薩慈悲濟世、聞聲救苦的形象,早已成為台灣鄉土信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